首页 -> IT文摘 -> IT技术 -> 正文
科学昌明的时代,伪科学也猖獗

伪科学是一剂猛药,看起来又快又好,即使原理听不懂,但结论总是简单明了,完事掏钱就能解决问题,实在太诱人。
    不久前,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和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种方法能够“让参加过培训的学生闭着眼睛就能和书发生感应,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量子波动速读官方网站显示,该方法起源于日本。不得不说,日本还真是伪科学产品重灾区,前有减肥青汁、酵素,后有水素水和《水知道答案》。
    在曝光的视频里,具体的训练方法就是孩子们拿着书本飞快翻动。在记者询问蒙眼识字原理的时候,培训老师的解答也是“专业又高深”:“这个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光的波粒二象性,一般因为这个很专业,所以我们不太跟家长讲课程原理。”
    新闻一时引发热烈关注,上一次大家这么大规模讨论量子力学,是电影《复仇者联盟4》上映。“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没想到这句对科幻片的调侃竟然可以用到现实生活里,果然很科幻。
    2011年,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在这片土地上,从未有一个时代,人们离文化、科学的距离如此之近。当我们在电影院看《流浪地球》时,我们不仅会谈论角色的魅力,还会探求木星被点燃的可能性,甚至对推动地球逃逸的引擎燃料进行推测。但同样,我们也从未离“伪科学”如此之近。一颗救百病的大力丸骗不到人了,当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时,“量子力学”打开了新的市场。
    也许你能在现代化加工又保留着传统、自然特性的营养补充剂破壁松花粉面前保持理智,对它们“可以调理人体各个系统”的功效持谨慎态度,那么通过高科技技术提取的、甚至和诺贝尔奖息息相关的青蒿素类保健品大概能让你不明觉厉,战战兢兢地相信它能抗肿瘤、抗菌、提高免疫力。但实际上,据卫计委说明,松花粉属于普通食品,没有特别的保健功能,青蒿素靠的是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奖,当保健品吃有可能伤肝——两者都一样没有商家所宣称的强大保健功能。
    各种商品借着“诺贝尔奖”的名号、披着黑科技的皮欺骗消费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商家甚至还曾把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来为产品站台,忽悠消费者。
    比如在2018年,合发举办了“盗龄溯源干细胞发布会”,邀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教授参加,推出了以干细胞因子为主要成分的合发盗龄护肤品。该公司还在新闻稿里声称盗龄溯源干细胞依托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IPS技术延伸——中国国家研究成果“B-IPSC全能干细胞”技术。这一串专业术语让人不明觉厉,再加上诺奖得主的背书,就连我这个本科学生物的人都差点相信了。还好,中国质量万里行立刻用报道打醒了我——2018年9月7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发布对“合发(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违法类型是:违法组织策划传销行为。
    更多的时候,不必搬出诺奖得主这些大神,普通的“黑科技”就已经足够忽悠人了,就比如“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
    伪科学的特点其实非常明显,盗用科学的术语,装点自己的门面,内核空空如也。大部分时候,伪科学并不能拿出一套自洽的逻辑来为自己做出解释,它只从科学那里盗用几个概念来包装自己,特别“网红”的词有转基因、干细胞、量子力学、人工智能,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包装下的“产品”一般非常接地气,比如保健品、记忆培训、护肤品等。
    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会相信伪科学呢?可能是因为许多人急着要为生活中的焦虑找一个快速的出口。女怕老,男怕穷,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疾病来时人害怕失去健康,灾难来时人害怕失去一切。当生活难题来袭,让普通人多看看论文、读读教科书,投入科学的怀抱,恐怕很难从艰涩的字句里找到一丝安慰,反而会更焦虑。很多事情科学能解决,但谁都知道这条道路艰辛漫长,多少科研人员穷其一生只是为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失败的方向。所以伪科学出现了,它是一剂猛药,看起来又快又好,即使原理听不懂,但结论总是简单明了,完事掏钱就能解决问题,实在太诱人。
    为了少交这种“智商税”,我也和广大网友一样真诚呼吁各大高校多开像《似是而非》这样教你如何辨别伪科学的通识课程,最好是网课。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