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IT技术 -> 正文
中关村电子卖场:走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如果不是楼外“太平洋数码城”的几个大字,站在这座空旷的大楼里,你甚至会误以为自己进入了一座被废弃的“空城”。曾经熙熙攘攘的电子卖场,如今只剩下店面招牌还留在原地;清洁工人不紧不慢地打扫着满地的废弃杂物;偶尔出现几个搬家工人拉走成堆的货箱……
  几乎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被称为中关村传统电子城三强之一的电子卖场,日均人流量曾达到4万人次。
  在这个几乎已经人去楼空的卖场里,一家还在营业的不到8平方米小摊显得格外醒目。守着自己经营了8年的摊位,王国强(化名)迟迟不愿向像他的同伴一样撤走,还在自顾自地玩着iPad。
  不过,根据太平洋电脑城的通知,太平洋科技发展集团已经将太平洋大厦相关房产使用权捐赠给北京大学,定于2011年6月30日全部正式移交。包括王国强在内的上百家商家都要在规定之日前搬走。
  “停业的直接原因是产权移交,但其实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和周边越来越多的电子卖场的冲击有着不小的联系。”王国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也有业界人士称,太平洋电脑城的停业不仅标志着中关村电子卖场大扩张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中关村电子卖场的竞争开始改造升级。
  摊贩式经营遭淘汰
  仅隔几条街的鼎好、中关村e世界、海龙、科贸等电子卖场是商户搬迁的最佳选择,不过王国强的心里仍然打着问号——“这里的租金每月只要3000块,如果搬到对面价格比较便宜的科贸,租金少说也要6000~7000元。现在竞争这么激烈,顾客购买的渠道太多,我这种小摊经营如果涨价,顾客根本就不会买。”
  尽管顾虑重重,王国强还是在对街的科贸找到了一家两倍于现在租金的摊点,经营U盘、录音笔等小型数码产品的新生意。此前,由于奇虎360、瑞星、金山等杀毒厂商陆续宣布免费,曾让主营杀毒软件的他一度生意难做。
  不过,他的“新算盘”可能又要落空。
  近日,海淀区政府发布消息,今年年内,海龙、鼎好等大厦的商业面积要下降至50%以下;明年年内,中关村购物中心商业面积至少压缩3万平方米,后年再压缩2万平方米,到2015年压缩到10万平方米。
  同时,海淀区发布的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上,首次明确禁止入驻的低端业态形式,包括小商户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低端服装、低端餐饮等。
  其中的低端电子产品,主要指经营电脑配件、小数码产品的小专柜、小店面,还有如攒电脑的、卖内存条等。
  目前,海龙大厦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卖场面积。从去年到今年,海龙大厦10~16层的商户已经陆续搬出,不再经营IT产品,并被改造成写字间对外出租。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软件公司、文化创意公司入驻。
  “卖场商场化是IT卖场的趋势。”海龙电子城一位市场管理人员对本报记者说。中关村电子卖场的经营特色是议价模式,此前不少卖家在产品利润日益下降形势下,为了生存不得不绞尽脑汁,导致中关村电子卖场强行拉客、非法导购、价格欺诈、售卖翻新电子产品等不规范现象屡屡发生,而摊贩式经营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与海龙电子城附近的中关村e世界、鼎好电子城的相关人士却透露,在卖场结构调整上目前并未接到官方通知,不方便置评。
  记者在走访e世界及鼎好电子城时了解到,大部分摊贩对此并不知情,“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大厦的通知,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位摊主对记者说。
  难做的生意
  “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中关村做了8年生意的王涛已经在鼎好电子城拥有一家超过300多平方米经营面积的大卖场,却与小摊主王国强有着同样的感触。
  王涛的危机感几乎是伴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同出现。“金融危机确实对我们产生了一定影响,卖场客流减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销量下降,小摊的流动性变得非常大,不少都选择了退租、转租,甚至离场。”
  一些数据或许可以例证,中关村电子卖场的经营状况从2008年开始出现转折。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和IDC发布的《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行业报告》显示,中关村IT卖场在2009年的电子产品销售总额达220亿元人民币,贸易总额达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7%和3.6%。而此前,此类数据的同比增长基本保持在18%左右。
  “从前的中关村只有海龙、太平洋电脑城等两三家卖场,生意非常好做,但电子卖场开得越来越多,经营面积越来越大,商户越来越多,客户还是那么多,平均到每一个商户来说,产品确实卖得少了。”王涛认为,目前中关村电子产品早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数据显示,2002年,中关村电子卖场总营业面积为6万平方米;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已增至20多万平方米。2006年和2007年,随着e世界和鼎好二期的先后开业,中关村IT卖场的面积达3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44个足球场。不过与急速增长的经营面积相比,中关村各大卖场所售电子产品却一直在同质化竞争,并没有多少进展。
  在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所著的《解读中关村一号——IT卖场的秘密》一书中,将中关村IT卖场人潮涌动的理由归结为“价格便宜”。“从商户整体上进行考察,按照单个品种进行计算,毛利率经常只有3%~5%,这在一般商业零售业中是难以想象的。商场式经营业态的平均毛利率在10%~30%是比较正常的,家电连锁业的毛利率也大大高于IT卖场。”
  在低价格、薄毛利的情况下,商户要维持生存、运营和发展,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拼数量,在有限的柜台面积上最大限度实现销售。鲁瑞清曾在书中将IT卖场和百货商场进行比较,前者单位面积销售额大约是后者的五倍左右。以单位面积产生的毛利额计算,两者其实相差无几。
  但是现在,无论大卖场还是小卖家,商家之间的价格已经拼得非常低,“从前中关村从利润、销售额上面要比现在好很多,但现在产品的价格几近透明,网络上提供的产品报价几乎就是我们的底价。”王涛坦言,想要赚钱变得越来越难。
  王涛计算,为了经营自己每月租金就要12万的卖场,每卖出一台5000块钱的笔记本电脑至少加到600元才能和成本打平,加到1000元才能盈利;而王国强的U盘生意,基本上每卖出一个只赚到三五元钱,除了缴纳7000多元的租金还要盈利,必须靠拼量赚钱。
  电商冲击波
  线上受到京东商城、当当、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对电子产品市场的强攻,线下与国美、苏宁等家电巨头抢市场,加之屡屡爆出的不诚信经营行为,中关村卖场的路似乎越走越窄。
  “光京东一家,对我们的冲击很大啊!”王涛深深地叹了口气。“现在网络上卖电脑大部分都是底价甚至赔本的价格,因为他们没有店面的成本,这对我们店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有些顾客在我们这里买了产品回去京东上一查,价格要低很多,折回来找卖家理论是常事。”
  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的冲击,王涛坦言自己目前还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好在目前一些顾客仍比较信任实体店,自己经营的店铺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如果在实体经营的基础上去网上开店,不仅要花费额外的人力物力,而且价格优势同样不明显,很难竞争得过京东、淘宝等。
  不久前,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和GFK共同调研发布的《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行业白皮书》显示,2010年中关村IT卖场销售总额约为280亿元人民币,贸易总额约520亿元人民币,相比2009年有明显增长。其中,坐上头把交椅的鼎好电子商城2010年销售总额92.2亿元人民币,贸易总额159.2亿元人民币,同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22.4%和22.5%。
  鼎好一家的销售额与京东商城2010年的成绩不相上下。2010年京东商城全年销售额达到102亿元,但是,相比2009年近40亿元的销售额增长超过200%。
  鲁瑞清表示,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2010年发展迅猛,对中关村IT卖场造成不小的冲击,国美、大中、苏宁的3C卖场进一步瓜分了电子卖场行业的市场份额。随着这些销售渠道的扩大,这些渠道越来越得到了生产厂家的重视,也获得不少优惠。这些因素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都对中关村IT卖场产生了影响。
  “中关村IT卖场需要打造现代卖场,变电脑城为现代卖场才能有立足之地。”鲁瑞清表示。目前,中关村电子卖场要做到像国美、苏宁那样统一收银并不容易做到,不过海龙已经在三层笔记本销售商户中试点统一收银,对经销商的价格进行监控。
  目前,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到电子商务的阵营中来。继去年11月并购大家电电商库巴、今年4月国美自有品牌网上商城正式上线;今年5月底,位于南京总部的苏宁易购在北京高调推出“安心购”服务计划。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称,之所以选择北京开发布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宁电器希望在电子商务敏感的城市力求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时招揽更多相关人才。业内人士认为,苏宁易购这一举动预示着将向北京包括线上、线下的电子零售企业施压。
  对于太平洋数码城的倒闭及中关村卖场的整改,从中关村起家的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感触颇深,不久前在微博中表示,“其实不是京东们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电子商务专家危立则认为:“实体的卖场肯定会继续存在,不过规模会更集中,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向网上转移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大。这些都是趋势所向,无法阻挡。”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