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经营管理 -> 正文
智联角斗场

虽然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不缺乏“某某门”,但这次的事件无疑仍是其中话题性最强的故事之一—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7月23日下午,自智联招聘公司内部流露出来的2封内部邮件,把前任CEO赵鹏与董事会、以及CEO与管理团队之间的内部争斗公诸于众。
    智联招聘2400多名员工接收到的第一封邮件是CEO赵鹏以公司CEO办公室的名义宣布四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开除CTO余用彤(Tony)、副总裁罗义华和技术总监张春日三位高管,另外称CFO郭建民也因个人原因宣布离职。
    两个小时后,全体员工在下午5点半又接收到一封由公司技术部转发、同样来自公司CEO办公室的邮件,宣称其获得董事会的授权,宣布CEO赵鹏、COO雷卫明等另外四名高管离职。这封邮件标注了董事会代表叶佳承、王冠珠的联络方式。
    智联招聘—这家一直忙于帮助其它公司猎取高管和CEO的招聘公司现在看来又要为自己来寻找下一位CEO了。作为中国最大的三家在线招聘网站之一,从1997年成立至今,这将是这家公司的第5任CEO。
    高管间的“交替解职”让公司的2000余名员工一时陷入迷茫。
    不过,智联招聘CTO余用彤对《第一财经周刊》称,当日下午他接到被赵鹏“解除一切职务,予以开除”的邮件时,他一点都不担心。
    “当时我已经知道董事会把赵解聘了,就是说他没有这个权限了,所以我没当回事。”余表示,早在两封邮件发出之前,在当日上午,CEO与董事会之间就已经“激烈交火”过。
    根据7月26日罗义华发给全公司的一封解释邮件,23日清早,一群人冲到智联招聘北京办公室,把智联大股东Seek.com的一名董事及股东麦格理投资银行董事丹飞立(Daniel Phillips) 堵在门口,他们试图阻止这两人进入公司总部办公室。虽未点明,但赵鹏显然被暗示是此次冲突的幕后主使。
    随后,两名董事找来律师,最终一同进入到公司总部办公室。接下来的结果是,CEO赵鹏被解职了,而这一动作应该是在赵鹏发出第一封邮件之前发生的。
    “这主要是因为股东和管理方意见不一致,事态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让股东觉得,你应该走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余用彤说。
    紧张的空气一直笼罩着这家公司。26日下午,《第一财经周刊》记者在智联招聘总部所在的复星国际中心楼下看到,为了避免双方更激烈的冲突发生,数名穿着成套防爆服装的保安在距离正门不远的绿化带边上一字排开,除此之外,6楼的玻璃门外的沙发上同样也做了相应的安排。“一共10个人,全部来自北京京城振远保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位受雇前来的保安说。
    CEO赵鹏与投资人、董事会之间的冲突最终在管理层中出现分化。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清楚我们这些人是不会跟着他走的一批人。”余用彤26日晚在智联上海分公司办公室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他会留任。
    这也解释了两封邮件中,8位高管先后被CEO办公室免职的戏剧性一幕:CTO余用彤、CFO等4名高管选择了与公司董事会站在一起,而COO雷卫明等其它3名高管则选择了与CEO赵鹏站在一起。
    在邮件中一度被赵鹏“开除”的余用彤否认是以他为代表的技术部门“搞掉了CEO”。他回应到,在智联招聘内部他一直是个中立者。“我没有盟友,我是不会对股东造反的”;他承认赵鹏在跟股东的关系上出了问题,但拒绝透露其焦点所在。
    “绝对不是股权问题,”他说,“真要说的话,是心态问题。赵鹏会后悔的。”
    7月26日午夜,赵鹏在地处北京东四环大望路SOHO现代城的上岛咖啡接受了《第一财经周刊》记者的采访。他把这场戏剧性的冲突称之为“家丑”,“珍珠港被人袭击了,我现在很难穿着燕尾服面对媒体和公众”。
    现在,事态的进展几乎把他逼入绝境。7月26日早上7点21分,董事会通过北京CEO办公室对智联招聘全体公司员工发布的第3封邮件中,列出了CEO赵鹏及雷卫明、陈旭、倪阳平等高管的“三大罪状”,分别为:“1.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2.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牺牲全体员工利益,谋求团伙私利;3.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诋毁团伙以外高管,破坏全体员工团结,妨碍公司平稳运行。”
    邮件再次声明免去赵鹏等人的职务并解除劳动关系。
    当日下午3时,赵鹏发表“致智联招聘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一一反驳了董事会对他指认的罪名,他在信中表示,“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一名CEO,不会阻碍公司上市计划;关于谋求私利,也许有人这么干过,本人没有干过;造谣诋毁的事也是莫须有。”
    他否认自己已经离开智联招聘CEO的职位,他称自己“迄今为止,不曾收到任何具备法律效力的知会”。“在公司总部今天锁大门,并且进驻大批身穿深色西服,带着耳麦的陌生人士的情况下,为避免发生冲突,我今天将不会出现在公司。而以此信与你们沟通。”
    赵鹏承认了自己与董事会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段时期以来,管理团队与投资人之间的确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分歧”。
    他对《第一财经周刊》强调,在过去的11个月中,他一直试图改变之前公司单纯依靠大规模市场投入拉动业务增长的模式,尽管在他接手CEO的职务时,智联正处在一个糟糕的市场处境。“我接手智联招聘CEO的时候,账面上的现金仅够发6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这家公司正处于与中国另外两家招聘网站的烧钱竞赛当中。
    “2007年一季度,智联招聘的流量只有中华英才网的1/2,前程无忧的1/3。”赵鹏说,由于招聘网站对于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要想翻盘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广告投放。
    于是从2007年9月开始,智联招聘开始启动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计划。智联招聘把80后找工作人群作为主要的目标受众,根据这一人群喜欢接受简单直接信息的特点,抓住黄健翔跳槽这个机会,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等媒介上进行立体化的宣传。为了与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争夺流量,智联招聘在互联网广告领域,采取与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采取行业独家合作方式,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市场投入,前程无忧的公关总监冯丽娟感受深刻。“那两年,每当年底我们在跟互联网、户外等渠道商谈合作时,对方都会告诉我们智联招聘已经买断了。”冯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这种买断式的广告投放至少会把广告成本提高2至3倍。
    高峰时期智联招聘和9家门户网站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而与它一起竞标的不仅是中华英才网,还有淘宝和易趣。大度咨询《中文门户2007Q4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智联招聘网成为2007年第四季度投放四大门户网络广告最多的广告主,累计投放金额为2511万元,这一数字几乎是中国移动同期投入金额的2倍。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智联招聘也确实达到了短期目标。“智联招聘网站的流量一度超过前程无忧。”赵鹏说。
    但追求短期流量的上升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忧:首先由于销售、服务等部门并没有跟上,巨大的流量并没有更多 转化成网站的忠实用户,其次,大规模的广告投入也给智联招聘带来现金流的压力。
    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赵鹏称自己采取了一些削减成本的计划,他对公司支持部门进行了一轮裁员,市场部工作人员由原来的60人降低到35人。他也对技术部门扩展网站带宽、投入资金研发搜索技术上做出了预算限制。
    他希望智联招聘完成从市场拉动型公司向销售拉动型公司的转变。赵鹏对规模达1400人的销售团队做出了激励以及小规模的股票期权方案,希望降低销售人员流失率,提升销售人员的个人平均销售业绩。
    他不认同自己因为业绩不佳导致了与董事会的冲突。一位内部人士提供的数据称,截至2010年6月,智联招聘签约客户数已经达到2万左右,6月份单月收入为6000万。赵鹏说,今年7月,在公司连续亏损13年后,智联招聘也终于迎来了现金流为正的第一个月。
    “智联招聘就像一个孩子,只是中国人外国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赵鹏认为自己与董事会之前缺少沟通也是现在双方步入僵局的一个原因。
    “大股东SEEK公司的董事长对我说,他做CEO的时候,是把30%的精力放在与董事会沟通之上,70%放在公司的运营管理。而过去的我,与董事会的沟通也许只有10%。”他说,“想想看,每个季度见一次面,每个月一次电话会议,大家还是陌生的感觉。”
    现在来看,这种陌生感的背后应该传达着董事会对CEO的一种不信任。
    除此之外,赵鹏的一些做法也没有赢得一些公司高管的信任。2009年12月,赵鹏做出决定,将公司北京上海的两个技术办公室合并,办公地点挪到了北京。CTO余用彤每周要有4天的时间在北京办公。
    “我一直都认为技术部门在整个智联招聘公司系统内就像是人身体的心脏,总部就是指挥中心,是大脑。心脏应该是和大脑呆在一起的。”他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智联招聘的“心脏”却是和“大脑”分开的,具体而言,智联招聘由90多人组成的技术部门一部分在上海,一部分在北京,这造成了管理上很大的不便。“我知道余用彤可能不太舒服,他的家在上海”。赵鹏表示。
    但余用彤当时拒绝了这个提议。在他眼中的故事是这样的:余用彤2004年年底被赵鹏的前任CEO刘浩招入智联招聘担任CTO,此前他在上海张江有一家自己的软件公司,智联曾是他们的客户之一。进入智联后,他将原公司的十几个职工一同带入智联技术部。可惜,刘浩已于2009年8月离职。
    “前一阵子赵鹏对公司动手,我们IT部门被他裁掉一批人,有十几个人,其中包括我在北京的得力助手Peter Zhang。”
    赵鹏称,他早在5月20日即在技术部门内部通报了余用彤个人申请辞职的通知。他与余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余主动辞职,赵不公布离职的原因。
    余用彤对此的回应是“不记得了”。
    “他可以在十分钟内用三种修辞方法开掉我们三个高管。”余用彤说赵鹏是个有口才的人,“我不去否定他。我赞扬他口才好已经不错了。”
    而7月26日早上,智联招聘董事会对智联招聘全体公司员工发出的第三封邮件中宣布了新的高管任命,CTO余用彤、CFO郭建民的职务及职责不变,原销售副总裁罗义华则升任高级副总裁。智联招聘任命丹飞立出任公司的执行董事,代行CEO的职责。
    7月27日,澳大利亚网络招聘集团SEEK已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由SEEK控股的中国网络招聘企业智联招聘正处于更换CEO的过程中,并正在制定过渡阶段的管理层安排。SEEK在公告中表示智联招聘董事会已经解除原CEO的职务,确认了丹飞立出任公司的执行董事,代行CEO的职责的任命。《第一财经周刊》致电SEEK公司新闻官Michael Davey,他表示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赵鹏被解职了。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智联招聘管理层持股比例逐渐下滑。公开资料显示,在2000年接受兰馨亚洲投资有限公司首笔300万美元融资后,从2006年开始,智联招聘先后接受了SEEK2000万美元和澳大利亚的麦格理集团有限公司与SEEK联手1.1亿美元投资。
    在这一过程中,SEEK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40%左右增加到58.6%,麦格理银行次之,再加上SEEK和麦格理持有智联董事会三席中的两席,投资方已完全主导这家公司,公司管理团队所持公司股权已经不到15%。
    以COO职位接任刘浩成为CEO的赵鹏,仅持有智联招聘的期权,没有股份,也不是董事会成员。
    赵鹏上任后做出的种种努力至少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结果,他与余用彤之间的冲突和裂痕最终以极具戏剧化的形式爆发了。赵鹏在7月23日的那封邮件中,宣布以余“在上海办公室对××女员工有不恰当行为”为理由,解除了余用彤的CTO职务。
    两个小时以后,他收到了另一封自己被董事会解除职务的邮件。
    网络招聘:一个被做坏了的市场
    靠广告换取市场份额、用价格战打压对手,网络招聘市场已经被“做坏了”。
    对投资方和从业者来说,这都是个令人绝望的行业。
    网络招聘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最具成效的商业模式之一。这其中以美国Monster最为成功:大量用户登陆注册信息寻找工作,企业付费来发布招聘信息接收简历,而中介平台则为双方提供满意的中介服务。
    中国网络招聘的基本模式就来源于Monster。1997年,中华英才网率先在中国复制了Monster的商业模式。之后,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也加入了模仿的行列。Monster的模式开始被不断复制,并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自1999年起至2008年,智联招聘在10余年的时间内共有过五轮融资,合计1.48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最大招聘网站SEEK联手麦格理投资银行共向智联招聘注资1.3亿美元。同样成立于1997年的中华英才网也成功获得融资,1999年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以个人名义注资中华英才网,此后的2005年,Monster认为中华英才网在业务发展理念、业务模式上与自身最为一致,以1.25亿美元的估价拿走了中华英才网40%的股权,第二年又买下5%股权。
    局势已经明朗,三家竞争者选择了一致的策略:不择手段迅速打败竞争对手,之后再盈利。尤其在2004年9月29日前程无忧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这种愿望变得更加强烈。加上来自资本的压力,年轻的招聘网站管理者们渴望用最快的速度实现目标,最终他们决定用更多市场投入换取市场份额。
    2006年,引入了战略投资者Monster的中华英才网,邀请著名营销策划人叶茂中做品牌营销,推出了《超人篇》系列广告。几乎同时,在北京建国门地铁站,中华英才网一口 气将148个广告牌放在一起,如果按照每个广告3米的宽度,整个广告在四五百米之间。接下来的6月9日到7月9日,中华英才网出资2000万元赞助世界杯,以中场休息时间连续两次的密度播放中华英才网《超人篇》广告,直到让熬夜观看世界杯的球迷们不胜其烦。
    中华英才网原总裁张建国曾表示:“甚至会把60%以上(费用)用于市场投入。”“如果这个机会错过了,市场地位再想争回来的话,这个花费将会是4倍以上。”
    已上市的前程无忧没有在地铁和电视台大规模播放广告,而是把钱都投在了网络建设上。2007年,他们更新了用户界面和给客户用的理财系统,之后又推出了简历检索。很快,随着2007年7月,智联招聘加强销售和推广攻势,它又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
    当时两年前获得SEEK2000万美元注资的智联招聘找到了黄健翔做形象代言人,一条“我们崇尚专注一生的事业,更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的“跳槽无罪”广告语开始在京沪两地上班族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与此同时,智联还找到了徐静蕾担任形象代言人。据大度咨询《中文门户2007Q4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智联招聘网成为2007年第四季度投放四大门户网络广告最多的广告主,累计投放金额为2511万元。同期联想和中国移动各为1762万元和1496万元。
    2007年下半年开始,前程无忧也开始有意地增加了推广费用。第一季度3000万美元左右,到了第四季度就达到5500万美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罗家英代言的前程无忧的广告开始上演。
    在火药味四处弥漫的2008年,智联招聘、中华英才、前程无忧在互联网上的品牌广告投放金额分别为1.1亿元、5000万元、2000万元。在金融危机之前,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烧钱规模颇为惊人,远远超过其他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据尼尔森一份报告显示,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分列2008年Top5广告主的前三名和前五名,两者的广告投入按广告刊例价计算分别达到了3亿元和2.7亿元。
    竞争并不仅仅停留在市场推广层面,针对客户的价格战也属常态。300美元,是在美国Monster发布一个职位的价格,在中国最便宜的只要20元。价格如此便宜,许多大公司会同时选择多家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据媒体报道,智联招聘在2009年搞倾销策略,其价格越来越低,比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等同类都要便宜,这不但让其在收入上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同时也打击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几年之内,只见疯狂的市场投入、激烈的价格战,公司成本和投资人的利益都被抛在了一边。
    智联招聘的最大股东澳大利亚SEEK公司2009年3月公布的一份财报显示,智联招聘2008年的亏损额约1.7亿元人民币。同年8月初,中华英才网母公司Monster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中华英才网也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高达1.75亿元人民币。唯一在2008年实现了盈利的前程无忧,2009年一季度的营收亦同比下降近25%。
    经济危机让原本体质偏弱的中国网络招聘行业雪上加霜。艾瑞咨询《2008-2009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达11亿人民币,相比2007年的9.7亿人民币年同比增长13.6%,增速明显放缓。
    艾瑞咨询分析师指出,在此形势下,网络招聘行业若想重新回归高速发展,将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好转,二是业内多数招聘网站能抓住经济危机的契机,开发出或者联合其他企业推出更多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然而,国内招聘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转危为安。海外投资者们往往也受到了经济危机冲击,难以支持招聘网站继续烧钱。这种情况下,一旦降低市场投入,会丢失相应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降低就意味着距离上市、再融资的机会越发渺茫。
    招聘网站的管理者们被他们所奉行的“简单速效”策略所挟持,陷入恶性循环,疲惫却不能放手。
    之后,经济危机的影响渐渐走远,市场开始好转。前程无忧披露的年报显示,2009年其收入达到8.17亿元人民币,其中4成为在线招聘业务,市场份额已上升到27.6%。更重要的是,前程无忧印刷广告的销售额从两年前的51%下降到2009年的34.2%,更多雇主转而选择了在线发布招聘广告,在线广告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已从两年前的33.5%提高至40.8%。而在美国,报纸招聘广告已经大都转移到Monster.com这样的在线招聘网站上。
    相对于业绩趋于平稳的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根据SEEK公司发布的财报,智联招聘2009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是1.79亿元人民币,尚不及前程无忧的一半。智联招聘2009年全年税后经营亏损9280万元,尽管比去年亏损额有所缩小,但已经持续亏损3年。
    作为海外投资者,Monster和SEEK万万不会想到,海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运作会如此入不敷出。投入太多,收获太少,没有投资者愿意长期忍耐下去。
    事实上,早在2009年他们就已经有所动作。2009年年初,中华英才网原CEO张建国宣布离职;年中,智联招聘原CEO刘浩离职;年末,前程无忧原CFO吕自强宣布离职。
    眼前发生的智联招聘高层震荡再一次证明,投资人的耐心有限,他们要着手亲自收拾这一被做坏了的市场。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