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经营管理 -> 正文
松下彩管窘境:大船触礁

“别了我的大头鞋”,“别了我的工作服”,“别了我的焊枪”……
  这是不久前等待开工的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简称BMCC)的员工在网络上留下的感慨。
  一个月前,300多位阴极、电子枪和制管等重要工序的BMCC职工在公司大门口静坐,BMCC生产停滞。静坐的起因是部分职工和公司“瘦身计划”的补偿条件无法达成一致。这是BMCC历史上第一次以“瘦身”的名义,进行“经济型裁员”。
  这个曾在中国乃至世界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行业独领风骚二十多年的企业“走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瘦身”风波
  据了解,所谓“瘦身”是指BMCC内部流传出一份2008年9月拟定的 “构造改革”草案。核心内容包括裁掉1000名左右无固定期合同工(指在劳动合同中双方不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的职工)并对生产线进行调整。
  根据这份草案,公司将给予总额约5.37亿人民币的补偿,让主要年龄在35岁~50岁之间的近1400名无固定期合同工自主选择离开公司或继续留守。依照基本工资、工龄、年龄和社龄等参考数据,赔偿的金额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根据那个方案,我大约能拿到30多万元的补偿。”1989年就加入BMCC的高级设备维修人员黎军说,“虽然舍不得公司,但公司目前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期了。如果补偿条件好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离开的。”
  不过“拿钱走人”的“瘦身计划”没有如预期那样进行。
  5月10日前后,阴极和电子枪两个生产线的20多位女工找到董事长范文强,对方案表示质疑。她们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加入公司的一线员工,平均工龄在15年左右,工龄长但工资低。如果按照方案,他们获得的补偿最少。方案被暂时搁置。
  5月12日,部分职工开始在工厂大门口逗留,生产一度停滞。当晚,职工与中方及日方总经理在三楼研修室进行沟通直到凌晨一点,但劳资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5月13日,未能得到满意答复的职工在公司大门口静坐。18日,静坐职工人数越来越多,一部分希望继续执行原补偿方案,另一部分则希望提出新的修改方案。
  5月22日,公司保卫部门介入,静坐停止。由职工推选的42名代表向资方提出包括发放17.8万的住房补偿金、买断赔偿金、荧屏里住房房产证、有毒有害补偿和加班费等5条意见,并敦促股东尽快答复。在此期间,生产完全停滞。
  5月25日,BMCC人力资源部门贴出通知,原定6月2日的上班时间被推迟到6月11日。
  BMCC的高层管理者并非没有苦衷,“‘瘦身’的目的是继续经营,而不是终止。”二十几年间,BMCC的职工队伍一直比较稳定,即使在困难时期也没有减过员工的工资,更别说裁员了。
  但眼下情况不同了,从2007年开始,曾经繁忙的生产线渐渐沉寂,过去常见的加班少了。目前的六条生产线将压缩一半,减到三条。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2007年上半年,BMCC开始实施制造部门岗位工资,根据具体工种而不是工龄界定工资级别。这种有别于日本本土公司的“中国式变革”为“瘦身计划”埋下了危险伏笔。
  2006年,BMCC曾实现出口销售260万只,占当年销售总量的26%以上。现在虽然还有墨西哥、伊朗、南非等地的出口任务,但订单已经减少了很多。2008年,松下彩管厂共出产680万只彩管,2009年前五个月,减少到500多万只彩管,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亏损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
  大船触礁
  作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开设合资企业的“典范”,BMCC是日本松下公司在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投资,1987年,松下与北京电子部等有关单位的4家中国企业(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北京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北京显像管总厂)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双方各注资50%,共投资200亿日元。
  BMCC两年盈利5个亿,6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1条彩色投影管生产线,年产量1100万只,年产值40多亿元。BMCC是国内唯一拥有10亿多元自有资金,而不是靠银行贷款进行生产的彩管企业。
  BMCC的员工99%都是中国人。而松下的价值观、管理模式和企业精神早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广大中方员工接受。他们还将自己当作BMCC是这艘CRT领域的“大船”上不折不扣的水手。他们每人都能流畅地背诵“BMCC十精神”,他们热爱那个将员工扔进泔水桶里的馒头捡出来一口口吃掉的老厂长。
  一个自称BMCC水手的员工说:“那些静坐抗议的职工采用如此激动的表达方式,除了对自己未来的焦虑,更多的是对BMCC的爱!对造成这艘大船触礁的惋惜!”在一位员工交给记者的《BMCC社志》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目标:BMCC要精诚一致,向CRT事业的国际竞争挑战。”这本充满了奋斗、成就、骄傲、创造、奉献、自豪、眼泪、爱和感激;记载着BMCC二十年光荣岁月的社志写到2007年为止。
  在BMCC工作了21年的黎兵也很怀念刚进入BMCC时候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彩管”属于高科技产品,松下公司当时就在合资公司投下了一亿美元,并以日本企业特有的“社区”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为了“让工人有家的感觉”,BMCC免费提供工作餐、住房,综合楼里网球场、体操房、游泳池,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员工都以能在BMCC这样的企业工作为荣。
  采用松下29型超平面管制造的 “三超画王”电视一度供不应求,使用了BM-CC画王管的松下画王电视机,一时间洛阳纸贵,为了买29型CRT,厂家要“提前排队、要付一部分外汇”。那是松下彩管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在过去十几年间,BMCC一直从公司的利润中抽取部分作为福利基金,给员工盖房子、分房子。直到现在,随着公司利润的逐年下滑,福利基金才被按照工龄折合分数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不是继续给职工分房或买房。
  黎兵也承认,“公司总务科长在目前情况下能这样解决问题,已经表现得非常出色了。”他告诉记者,“补偿方案并没有低到不能承受。”这次劳资双方纠纷的焦点“17.8万的住房补贴”只是部分职工的问题,如果“公司方面用更多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现在这样回避,问题可能更好解决”。真正让股东们束手无策的是补偿金问题,职工们提出的每年工龄3万-5万元补偿金额,与股东给职工们设计的金额悬殊太大。
  低迷CRT
  “现在说是最艰难的时期并不为过。”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认为BMCC,“很难渡过眼下这个难关”,这位在BMCC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管理者承认,“CRT已经是 ‘夕阳产业’,公司不会再继续投入了。如果不能再寻找其他项目的话,就只能等着倒闭了。”
  对于BMCC的现状,普通职工罗红早有心理准备,他知道公司关闭是早晚的事。他只是在等待最后的补偿方案,他还记得半个月前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委婉地向自己表示,公司会给予这些主动离开的同事一些补偿,让大家寻找新的机会。罗红不求别的,只要能够完善的解决一些福利问题,他就会离开,再去找工作。
  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主题,BMCC也是如此。
  2001年初,由于全球CRT市场低迷,各大整机厂调整产量,迫使彩管厂减产,价格甚至低于成本。BMCC由于6线投入了大量资金,又引进了价格昂贵不适应中国市场的PE化潮流的SST技术设备,公司产生大量坏账损失,连续13个月亏损,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连月完不成产生计划。此后,BMCC经历了“长期的销售价格降低——减产——固定费比例上升这样的恶性循环”。
  在酒仙桥BMCC厂区北侧停车场里,停放着包装陈旧的爱来后机器设备,据职工介绍,这是公司十几年前采购的CRT生产设备,买来后并没有安装投产。只是在2008年,为了节约备件费,从一些机器上拆过备件安装到现在的生产线上。
  为了确保正常生产,公司制管科、电子枪科等各生产职能部门的员工都积极参与了设备改造、节能增效工作。而在经历了三年的内部挖潜之后,刚刚有些转机的BMCC在2005年又遭遇了平板对CRT彩电市场的蚕食再次带来的困境。2007年以来,平板电视异军突起,开始迅速蚕食传统CRT彩电的市场份额。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介绍,传统彩电市场的萎缩,造成了彩管库存的激增。我国彩电行业出口主力军,CRT电视出口也遭遇障碍,其出口数量和金额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从去年的86.3%和77.8%分别下降到目前的72.1%和54.2%。有数据显示,液晶的产能在2010年将维持在1.1亿台左右,而等离子在3000万台左右,平板电视的总产能在1.4亿台左右,留给CRT的空间有1亿台左右。
  BMCC两年前曾进行一期电子枪的改造,但花费几百万元装修完二期厂房后项目就终止了。十几个刚从日本实习回来的职工没有在新岗位上学以致用。
  BMCC人力资源部5月25日贴出通知,原定6月1日开始的生产“继续调整”到6月10日,松下彩管的裁员计划将暂时被搁置,“生产调整”期间,职工的工资、奖金不变。
  虽然现任身兼中国彩管协会会长的BMCC董事长范文强坚信松下彩管的命运将有所不同,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高调地指出:“CRT即便再有20年也退不了市。”但仍有消息表明,由于CRT业绩表现不佳,松下方面已决意要退出这一合资公司。
  如果“瘦身计划”能得到实施,公司也许可以将闲置的厂房出租利用,盘活部分资金,继续维持两到三条生产线,同时寻找新的项目。如果失败,那么公司将继续留下所有员工,维持生产,直到最后清算,“那时公司和职工的收益都将更少。”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